该工程构建了首个省级范围端到端垂直行业5G广域切片网络,提供泛在的电力无线专网,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包括电源类(小水电站、光伏电站)、电网类(配电自动化、差动保护)、负荷类(秒级可中断负荷业务、分钟可中断负荷业务、平台型可中断负荷)、储能类业务(辅助设备控制类,比如无人机巡检、巡检机器人等)等一系列应用,目前已接入业务终端超过5000+台,开通3个切片、156个DNN,构建了5G切片管理体系,支撑全省完成接入业务类型14项,涵盖生产控制类、采集类、管理类等业务场景。
国家能源集团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能源保障工作的决策部署,成立能源保供工作领导小组,各级单位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专项工作小组,把能源保供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政治任务,压实责任、层层分解、全员参与、狠抓落实,全力稳产稳供稳价,坚决打好能源保供攻坚战。为了全力推动稳价稳市,国家能源集团坚决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各项保供稳价措施,执行煤炭中长期合同价格机制和履约承诺,落实四季度发电供热用煤中长期合同补签任务,加强煤炭生产计划组织和采购销售管理,保障发电供热等民生用煤稳定供应和价格平稳。
10月16日,国家能源集团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以赴做好供煤供电供暖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做好能源保供工作再强调、再部署,全力以赴保煤保电保暖保民生,发挥好能源供应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通知》要求,煤炭生产单位在安全合规前提下,进一步释放先进产能,自产煤按最大化安排生产CCS技术是指将二氧化碳从工业过程、能源利用或大气中分离出来,直接注入地层以实现二氧化碳永久封存,这一技术已成为各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选择。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新疆能源资源禀赋优势,依托全疆大电网资源配置平台,统筹源网荷储各个环节,推动新能源安全经济最大化开发利用,促进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化高效化利用,使得新疆能源电力开发成本较中东部地区继续保持相对较低水平。预计2030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12亿千瓦以上,规模超过煤电,成为装机主体。
具体到新型电力系统,您认为应该如何理解先立后破?谢永胜:具体来说,应先立顶层设计,国家层面要结合各类调节资源技术成熟度和成本控制情况,统筹煤电、核电等资源,科学确定阶段性能源供应结构及发展目标。同时,在绿电交易、碳排放交易等市场机制共同作用下,清洁低碳的电力供应将成为广大电力用户的最优选择,形成自治区招商引资的新优势,为自治区打造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洼地提供有力支撑。支持地方和企业加强煤炭储备能力建设,准备一定规模应急储备资源,着力增加电厂存煤。
引导发电供热企业加大进口煤炭采购力度,提前锁定资源和价格,做到应进尽进早进。对居民生活用电实行政府定价。地方须落实好保障民生用能的主体责任,供能企业须落实好民生用能的供应保障责任。特别是我国对居民用气实行基准门站价格管理,国际气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等民生用气影响可控制到最低限度。
发改委答记者问全文:一、近日一些地方拉闸限电,引发社会对冬季能源保供的担心,发展改革委准备采取哪些措施保障冬季能源供应?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供暖季能源保供工作,作出了系统部署和安排。部分时段必须坚持民生优先,统筹协调好保障民生用能和部分工商业生产用能的关系。
对民生用气全部纳入合同保障范围,落实保障供用气责任。组织中央发电企业结合采暖期供暖安排,合理安排机组检修,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煤电机组开机水平,切实提升电力供应能力。2022年起电力市场化交易价格机制也按照此原则执行。9月下旬以来,限电潮影响全国多个省份,不止工业用电,居民用电也一度受限。
目前来看,湖南省规定:当平均到厂标煤单价超过1300元/吨,煤价每上涨50元/吨,燃煤火电交易价格上限上浮1.5分/千瓦时,上浮幅度最高不超过国家规定。组织上游供气企业和各地全面签订全年和供暖季合同,绝大多数省区市签订合同量都比上年实际消费量有一定增长,为保障供暖季高峰期天然气供需关系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调峰保供能力明显增强。四是科学制定实施有序用电方案。
近年来,我们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之以恒推进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能源供应保障能力稳步提高。推动发电供热用煤中长期合同直保全覆盖,全面签订年度和供暖季供气合同,及早锁定资源。
组织上游供气企业大力推进国内增储上产,前8个月国内生产天然气136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8%,供暖季期间将继续保持安全高负荷生产。指导东北地区在当前有序用电方案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确保居民、农业等民生领域用户用电不受影响。
李克强总理等领导同志先后就做好民生用能保障作出重要批示和工作部署。坚决遏制两高项目不合理用能需求,推动主要耗煤行业节煤限煤。一是增加东北地区发电有效出力。今年入冬前全国可形成储气量超过270亿立方米,比上年进一步提升,冬季高峰期每天可动用储气超过2亿立方米。8月4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发改委发布《关于调整2021年电力直接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对宁夏今年8-12月电力直接交易有关事项予以调整,并提出允许煤电交易价格在基准价的基础上上浮不超过10%。对于重新参与交易且未达成协议的多月交易电量,用户侧按照超发计划用电价格上浮10%进行结算,发电侧按照政府核定的上网电价结算,盈余资金纳入年度偏差电量资金池。
二是进一步核增和投产优质产能。民生用电用气价格将严格按价格政策保持基本稳定。
据了解,煤电价格倒挂是目前电力供应不足限电、停电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冬季高峰期取暖用电用气需求不断攀升,加大了调峰保供的难度。
坚守民生用能保供底线,坚决避免压限居民用能的情况发生。今年冬季全国总装机将达到24亿千瓦左右,同比增加约2亿千瓦,有效顶峰负荷将再提高6000万千瓦以上,顶峰发电能力可以超过12亿千瓦以上,全国最大发电能力能够保障最高用电负荷需求,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做好冬季电力保供。
必须坚持用户知情、合同约定,确保企业对可中断负荷规模、执行条件等充分了解,组织供电企业、用户、政府主管部门签订合同或协议。为此,已组织煤炭企业与发电企业签订电煤中长协,实现对发电供热用煤全覆盖。指导各地切实组织好电力市场交易,严格落实燃煤发电基准价+上下浮动的市场化价格机制,让更多电量进入市场交易,不得对市场价格在合理范围内的正常浮动进行不当干预,让价格合理反映电力供需和成本变化。同时,在晋陕蒙地区选取一批条件好的煤矿列为冬季重点应急保供煤矿,在用煤高峰期阶段性释放产能,重点保障东北地区。
一是做好发电用煤用气保障。四是着力提升存煤水平。
只要相关各方切实履行好责任,共同把各项保供措施落实到位,完全能够保障好民生用能需要,确保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得益于这几年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方向,持之以恒扎实推进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大力推动国内增储上产,加强进口统筹协调,加快提升储气能力,国际气价上涨对我们的影响总体是可控的。
广西《2021年全区电力市场化交易调整方案(征求意见稿)》中称,对于未开展交易的电量,将现行燃煤标杆电价改为按照基准价+上下浮动的市场化价格机制,上浮不超过10%,下浮不超过15%,具体幅度由市场交易形成。这被认为是广东电力市场即将进入定价上涨阶段。
坚持底线思维,指导地方和企业更新完善了3亿立方米/天的可中断非居民用户清单,制定了分级压减预案,做到随时可用,确保居民生活、供暖等民生用气需要。三是提升东北地区有序用电管理水平。在已签订年度煤炭中长期合同基础上,又组织产运需企业集中补签了一批中长期合同,实现东北三省发电供热用煤中长期合同全覆盖,采暖季发电供热用煤资源已得到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各地、有关部门和企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确保民生用能作为保供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东北地区是冬季能源保供的重中之重,社会关注度高,请问将采取哪些针对性保供措施?答:东北地区天气严寒,采暖季长,居民对采暖要求高,社会关注度高,做好东北地区冬季能源保供工作责任重大、极为关键。发挥煤炭中长期合同压舱石作用,在年度中长期合同的基础上,组织产运需企业补签合同,推进发电供热用煤中长期合同全覆盖,同时加强履约监管,保障发电供热等民生用煤稳定供应和价格平稳。
7月23日,内蒙古工信厅、发改委发布了《关于明确蒙西地区电力交易市场价格浮动上限并调整部分行业市场交易政策相关事宜的通知》。此外,广西、广东、湖南、内蒙古、宁夏、上海等地区在此前就已经陆续开启涨电价的调整,允许煤电市场交易电价在标杆电价基础上向上浮动,煤电价格上涨潮来了。
9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负责同志就今冬明春能源保供工作答记者问时指出要按价格政策合理疏导发电成本。对于今年已经开展交易且尚未结算的电量,重新组织电力市场化交易。
顶: 86踩: 13
评论专区